巡察微故事 | “私存”公款回归集体账户
“我们村组的钱管理有问题,你们能查一查吗?”近日,屏边县委第四巡察组到和平镇白沙、白福等6个村委会开展常规巡察。
通过入户走访群众、与党员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时,有村民情绪激动地向巡察组反映白沙村某村民小组组长邹某某公款私存的问题,特别担心村集体资金安全。巡察组工作人员一边安抚村民情绪,一边倾听村民诉求。
群众利益无小事。弄清村民反映的问题后,巡察组迅速行动,立刻安排工作人员兵分两路,一组突击查阅邹某某资金使用相关资料,一组突击询问副组长刘某某等相关人员。
“这些钱是怎么保管的,收入、支出有没有进行公示公开?村集体资金使用情况你是否清楚,是否向村民公开?”巡察组工作人员找到邹某某和刘某某谈话。
“我是村里的小组长,钱由我保管,把钱存在村里账上,报账麻烦。至于资金使用情况,村组党员和干部都知道……”邹某某以集体资金镇上代管报账不方便为由,一直把村集体资金存在私人账户,加上资金使用不公开,引起群众不满。
“资金有多少,用了多少,还剩多少,我们都不知道。”对于该情况,刘某某表示无奈。
为尽早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巡察组立即启动边巡边移边改机制,将该问题移交和平镇党委和白沙村党总支,要求限期整改。
“村集体资金不是个人的‘私房钱’,不能图一时方便就把村集体资金滞留在个人手中,这不仅违反财经纪律,而且损害群众集体利益。”巡察组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邹某某讲明集体收入不入账所带来的风险和后果。邹某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2天后主动将暂存于个人账户的村集体资金交到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
“多亏巡察组及时跟进核实,我们村里的钱终于安全了。”当得知公款全部回到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时,村民兴奋地说。
针对村委会集体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巡察组要求和平镇党委对农村集体“三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举一反三、查缺补漏,严防此类问题再次发生。通过整改,和平镇由村民小组截留的集体资金已全部上交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共计37万余元。
“公款私存是农村腐败滋生的温床,群众深恶痛绝,我们将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加大巡察监督。”屏边县委第四巡察组负责人李某某介绍,下一步,将聚焦农村集体“三资”问题易发多发情况,因地制宜推进对村巡察,强化对村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推动问题及时有效解决,让群众看得到、感受得到。(李宜勉 李洪芳 吴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