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上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对网上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需妥善解决。

  一、网上信访呈现新特点

  网上信访是非常便捷的信访方式,它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信访成本低、速度快,是传统信访工作方式的重要补充。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和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上级交办、转办件激增,重复投诉件数量上升较快,信访人信息不全,匿名投诉的信访件有所增加,部分信访件联系电话不实、内容简单、用词随意,部分举报情况并不属实理,一信多投现象严重,有些投诉件内容完全一样。

  二、网上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

  办理答复有困难。网上信访虽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理性诉求表达,同时也为非理性诉求表达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便利的条件使得网上信访增加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有的信访人匿名、联系电话不实、诉求不清晰、不合理,让办理部门没有办法联系到上访人,针对性答复也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办理事项不到位。少数部门因为不作为或慢作为,致使信访人投诉的问题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回复。对于网络信访投诉,部分部门和单位因为怕担责任,怕答复错而采取轻描淡写、敷衍塞责的方式应付信访人,质量不理想。有的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嫌麻烦,不愿去深入调查了解,常用“不符合相关政策”“要等一段时间慢慢调查”等言辞敷衍了事,能拖则拖;有的断章取义,答复问题答非所问。

  有引发群体性事件隐患。网上信访为党和政府应对个体诉求创新了思路,同时又增加了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难度。有些投诉件涉及群体问题,相关责任单位联系投诉人见面时,对方提出问题不是个人问题,提出要将所有人员都聚集起来一起见面,这样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群体性事件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可预测性,掌控和处理难度增大。

  有诱发网络事件隐患。网上信访畅通了人民群众便捷诉求的渠道,但由于有些问题因政策等原因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投诉人对处理意见不满,容易导致信访人将处理意见片面摘抄或歪曲,发送到网络上进行炒作,极易导致网友围观,引发网络事件。

  访民上网有困难。目前,从农村网民的构成来看,青年是农村网民的主流。但是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在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农民,他们很少会上网甚至根本不会上网,而当前上访反映诉求的主要人物就是来自农村的中老年人群中,他们不懂互联网知识和应用技术。

  三、几点对策建议

  强化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转换工作模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要树立开拓创新意识。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式、新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活力,使网上信访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主渠道。

  强化事项办理。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等相关规定办理群众网上信访,依照“急事快办、特事先办、易事即办”的工作原则,规范办理程序,要认真调查,做到把信访人反映诉求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分析透彻;要把准政策,能解决的就尽快解决,一时还不能解决的就要给信访人解释清楚,并采取措施将其疏导教育到位;采取网上督办、电话督办、上门督办等多种形式,确保群众网上信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感到“网上信访”解决问题更方便更实惠。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对信访案件进行跟踪回访。

  强化排查调解。坚持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坚持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真正做到了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查找原因,严格落实责任,限期妥善解决。

  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推行网上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工作目标责任管理方案,把网上信访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综合考核体系,与政府其他中心工作进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强化督查考核及结果运用,实行奖惩制度,激发领导干部抓好网上信访工作的动力,强化信访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强化舆论引导。通过媒体等各种舆论引导载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信访观念,防范恶意炒作,营造公开、依法、和谐的信访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稳定,保障群众的合法信访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张爱苹  昂丽华)

当前网上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8-12-12 14:21

  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对网上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需妥善解决。

  一、网上信访呈现新特点

  网上信访是非常便捷的信访方式,它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信访成本低、速度快,是传统信访工作方式的重要补充。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和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上级交办、转办件激增,重复投诉件数量上升较快,信访人信息不全,匿名投诉的信访件有所增加,部分信访件联系电话不实、内容简单、用词随意,部分举报情况并不属实理,一信多投现象严重,有些投诉件内容完全一样。

  二、网上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

  办理答复有困难。网上信访虽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理性诉求表达,同时也为非理性诉求表达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便利的条件使得网上信访增加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有的信访人匿名、联系电话不实、诉求不清晰、不合理,让办理部门没有办法联系到上访人,针对性答复也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办理事项不到位。少数部门因为不作为或慢作为,致使信访人投诉的问题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回复。对于网络信访投诉,部分部门和单位因为怕担责任,怕答复错而采取轻描淡写、敷衍塞责的方式应付信访人,质量不理想。有的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嫌麻烦,不愿去深入调查了解,常用“不符合相关政策”“要等一段时间慢慢调查”等言辞敷衍了事,能拖则拖;有的断章取义,答复问题答非所问。

  有引发群体性事件隐患。网上信访为党和政府应对个体诉求创新了思路,同时又增加了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难度。有些投诉件涉及群体问题,相关责任单位联系投诉人见面时,对方提出问题不是个人问题,提出要将所有人员都聚集起来一起见面,这样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群体性事件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可预测性,掌控和处理难度增大。

  有诱发网络事件隐患。网上信访畅通了人民群众便捷诉求的渠道,但由于有些问题因政策等原因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投诉人对处理意见不满,容易导致信访人将处理意见片面摘抄或歪曲,发送到网络上进行炒作,极易导致网友围观,引发网络事件。

  访民上网有困难。目前,从农村网民的构成来看,青年是农村网民的主流。但是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在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农民,他们很少会上网甚至根本不会上网,而当前上访反映诉求的主要人物就是来自农村的中老年人群中,他们不懂互联网知识和应用技术。

  三、几点对策建议

  强化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转换工作模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要树立开拓创新意识。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式、新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活力,使网上信访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主渠道。

  强化事项办理。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等相关规定办理群众网上信访,依照“急事快办、特事先办、易事即办”的工作原则,规范办理程序,要认真调查,做到把信访人反映诉求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分析透彻;要把准政策,能解决的就尽快解决,一时还不能解决的就要给信访人解释清楚,并采取措施将其疏导教育到位;采取网上督办、电话督办、上门督办等多种形式,确保群众网上信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感到“网上信访”解决问题更方便更实惠。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对信访案件进行跟踪回访。

  强化排查调解。坚持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坚持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真正做到了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查找原因,严格落实责任,限期妥善解决。

  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推行网上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工作目标责任管理方案,把网上信访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综合考核体系,与政府其他中心工作进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强化督查考核及结果运用,实行奖惩制度,激发领导干部抓好网上信访工作的动力,强化信访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强化舆论引导。通过媒体等各种舆论引导载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信访观念,防范恶意炒作,营造公开、依法、和谐的信访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稳定,保障群众的合法信访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张爱苹  昂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