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巡察之眼审视“破局”与“担当”——观《哪吒之魔童闹海》有感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颠覆传统的叙事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偏见、抗争与自我救赎的故事。“魔丸转世”的哪吒,被世人视为灾星,却在抗争命运的过程中展现出赤子之心与无畏担当。作为一名巡察干部,观影后深感这一故事与巡察工作的内核形成强烈共振——破除偏见、直面矛盾、守护公平正义。
哪吒身上的“魔童”标签,是陈塘关百姓基于成见对他的定性。正如巡察工作中,被巡察单位的问题往往被表象掩盖:有的单位以“历史遗留”为由推诿责任,有的以“集体决策”为盾牌模糊违规事实,这就要求巡察干部要像太乙真人一样,既不被表象迷惑,也不被舆论裹挟,要用政治巡察的“照妖镜”穿透迷雾看到真相。电影中申公豹的阴谋之所以得逞,正是因为众人对“异类”的天然排斥,巡察工作同样需要警惕“标签化思维”,避免因主观臆断而做出错误判断。唯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纪为准绳,才能撕下问题单位的“伪装符”,让真相如哪吒的混天绫般涤荡乾坤。
影片中李靖夫妇为救哪吒甘愿以命换命,映射出巡察工作的核心逻辑——责任担当。巡察发现的问题背后,往往涉及利益纠葛、权力失范,若因“怕得罪人”而回避深挖,便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正如哪吒以乾坤圈压制魔性却不失本心,巡察干部也要在坚持原则与实事求是之间找到平衡,既要以“问题不查清不放过”的韧劲深挖病灶,也要以“三个区分开来”的智慧保护干部干事热情,让巡察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陈塘关百姓对哪吒的恐惧,源于信息壁垒下的认知局限。巡察工作也必须破除“神秘化”倾向,走出“材料堆”、跳出“报告纸”,像哪吒踩着风火轮贴近百姓生活一样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影片中,哪吒以肉身扛起冰盖拯救百姓,正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生动诠释。巡察工作要善于倾听群众呼声,从民情民意中了解群众急难愁盼、从信访举报中捕捉问题线索,在田间地头发现端倪,让“魔丸”与“灵珠”的真相在阳光下显现。只有打破官僚主义的“结界”,让巡察利剑直插基层末梢,才能真正实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目标。
哪吒最终以涅槃重生完成自我救赎,而巡察工作何尝不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破立之战”?每一次巡察都是对政治生态的“把脉问诊”,每份报告都是向形式主义亮剑的“宣言书”。新时代巡察干部应当时刻谨记:我们或许无法改变某些人眼中的“魔丸”标签,但可以用忠诚与担当证明,巡察队伍正是那幅破除沉疴、激浊扬清的“山河社稷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征程中,始终以赤子之心守护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曹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