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 | 银杏树下
初次推开屏边县纪委监委宣传部的门时,老银杏已褪尽华裳,嶙峋的枝丫在风中簌簌低语。我抱紧怀中的新笔记本,目光掠过书架上参差排列的纪检监察杂志,那些或新或旧的书脊泛着光,恍若无数双审视的眼睛。
第一次独立撰写稿件的情景至今仍清晰如昨。春寒料峭,电脑屏幕上的光标在我敲下“风清气正”几个字后闪烁良久,突然发现自己竟像春蚕困在茧中,吐不出鲜活的句子。看到前辈们珠玉在前的稿件散落案头,惭愧不已。“小王,材料要长在泥土里。”看着前辈的回复,我转头望向书架深处泛黄的合订本,忽然明白那些被翻得卷边的书页里藏着无数个被月光浸透的夜晚。
从此常在暮色四合时合上最后一页资料。归家途中,星子已缀满老银杏的枝头,新芽在暗夜里悄悄舒展。指尖抚过书页的沙沙声里,政策法规渐次抽枝,案例分析绽放新蕊。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窗棂,我开始用镜头捕捉同事鬓角染霜的侧影。墨香洇染的笔记本里,纪检人的筋骨血肉正一寸寸复原。
盛夏随督查组进山那日,银杏已亭亭如盖。越野车在羊肠道上颠簸四小时,最终停驻在云深雾锁的苗寨。蹲在火塘边记录所见所感时,老阿妈将煨好的苦荞茶放进我掌心。茶汤滚烫,映出她皴裂的手掌,映出纪检干部核对补贴发放明细时细致的眼眸。归程暴雨如注,怀中的笔记本却暖如阳春——原来清风正气就藏在乡亲们古铜色的掌纹里,藏在大山绵延的褶皱中。
秋分前后,银杏落下第一片金箔。我采写的一篇篇报道、拍摄的一幅幅照片,也逐渐在各处发表。“宣传不是空中楼阁,要像老银杏把根扎进大地”,那些穿透时光的跫音,那些深埋大地的根系,排版文件里的小楷字体突然洇开墨花,笔尖流淌出的不仅是答案,还是日夜耕耘后收获的勋章。
如今我办公桌的垫子下静卧着一片银杏,是去年深秋从院中拾来的。它让我铭记那个在材料堆里手足无措的深夜,铭记第一次看见采写的稿件出现在中央媒体平台时传出的心跳声。窗外新绿正顺着老树皴裂的纹路攀缘,案头待校对的宣传脚本还散发着油墨香。午后再抬头,银杏叶正在春风里舒展,我终于懂得那些在时光里沉淀的故事,终会化作滋养清风明月的雨露。(王芳)